當地時間7月2日,韓國首爾,韓國慰安婦在日本駐韓使館前示威,抗議日本政府在臨時內閣會議上正式決定修改憲法解釋以解禁集體自衛權。圖為7月1日,韓國民眾在首爾街頭抗議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
  中新網7月9日電 臺灣《聯合報》9日文章表示,備受關註的“集體自衛權”在安倍政府一意孤行下解禁,日本國內貶多褒少,國際社會也反應不一。分析指,美國日後是否仍有足夠的能力,繼續有效地將在“強軍”道路上愈走愈快的日本掌握在手中,則不應掉以輕心。
  文章說,基於強化美日同盟合作關係的考慮,華盛頓張開懷抱歡迎;另一方面,習近平借訪問首爾,與樸槿惠總統齊表“憂慮”。各方迥異的反應應作如何解讀?“集體自衛權”的鬆綁,觸動戰後東亞秩序的重構議題。
  分析指,日本主流民意並不支持安倍內閣解禁“集體自衛權”,也普遍質疑政府透過對憲法重新解釋的做法。觀察日本社會的憂慮,可歸納為兩大原因。
  首先,開內閣擅自變更憲法解釋之先例。
  最受日本國民非議的是安倍繞過修憲的程序,只透過九人內閣的決議,就輕易地推翻了過去歷屆政府認為,和平憲法下日本自衛隊不能行使集體自衛權的見解。日本民眾憂心的是未來的內閣也可能依葫蘆畫瓢,無視歷屆政府所承襲的憲法解釋,不僅破壞立憲主義的精神,更動搖憲政體制。
  文章表示,此次解禁“集體自衛權”對日本戰後安保政策方向的最大意義,在於放棄了過去堅持的“專守防衛”。簡言之,今後即使日本並無受到攻擊,亦可對外行使武力。
  近日來,部分日本媒體已經在討論日本的下一代是否又將奔赴戰場的議題。至此,解禁“集體自衛權”所引發的擔憂,已不限於日本社會,當然還包括當年遭受日本侵略戰爭與殖民主義統治蹂躪的周邊國家。
  該文分析,放棄了“專守防衛”後,今後日本因“周邊有事”而介入涉及友邦戰事的可能性驟然增加,此為“歷史問題”陰影揮之不去的中韓等周邊國家,對安倍一連串“強軍”作為一百個不放心的緣由。換言之,日本如何讓世人相信:對“集體自衛權”的鬆綁並非掀開“軍國復辟”的潘多拉盒子,顯然還有許多需要努力的空間。
  但文章表示,與中韓不同調的是美國。眾所周知,戰後日本的新體制由美國一手炮製。一部“和平憲法”決定了戰後日本發展的和平取向;而“美日安保條約”則將日本納入美國主導的亞太戰略秩序。戰後近70年,日本並未越雷池半步,這是華盛頓對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及安倍一系列“擴軍”計劃,加以容忍乃至歡迎的主要原因。
  未來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應不會在美國“可控”範圍之外。美國日後是否仍有足夠的能力,繼續有效地將在“強軍”道路上愈走愈快的日本掌握在手中,則不應掉以輕心。(林泉忠)  (原標題:台報:日“強軍”越走越快 美能否持續掌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30kamp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